“廣東公布的細則并不適合上海,因為上海不可能再推給區(qū)級政府自定細則。上海和北京這樣的直轄市細則將比廣東嚴厲,且更具操作性,限購政策和二套房貸標準將升級。”一位接近上海市政府的決策咨詢專家向記者透露。
上述決策咨詢專家表示,“國五條”細則的落實,上海已經開過幾次專項討論會,細則內容將擇機公布。
與地方細則“猶抱琵琶半遮面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上海等一線城市政府在土地市場上熱情高漲。據本報記者不完全統(tǒng)計,2月20日“國五條”出臺至今的短短一個多月,京滬兩地賣地收入近170億元。而在無實質內容的“粵五條”發(fā)布的翌日,廣州一口氣推出了十宗地塊。
京滬細則嚴于廣東?
對于市場關心的20%個稅如何征收的問題,上述決策咨詢專家表示,上海將以2006年國稅總局的個稅政策為模板,并預留一定的彈性空間。
“現(xiàn)在對政策問得多的,是那些手中有動遷房或房改房的人,這些人從獲得政策房到現(xiàn)在已有十余年時間,有換房需求。動遷房、房改房的價格已經翻了好幾倍,這部分房產是否應該征稅,應該征多少稅,現(xiàn)在并沒有統(tǒng)一意見。”上海社科院房地產研究研究員顧建發(fā)告訴記者。
中原地產分析師宋會雍表示,在二套房付比例和貸款利率等方面,上海、北京等城市操作空間不大。“這要跟隨央行和銀監(jiān)會的基調,地方政府很難自行決斷。”
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(zhí)行院長陳晟則認為,二套房貸政策調整不一定會與地方細則一起出臺,可能會在落實個稅細則之后再分階段出臺。
對于限購政策,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,上海限購標準或將升級。“之前非上海籍居民在滬繳納社保滿一年的,即具備購房資格;細則中繳納社保年限可能會提高到兩至三年。不過對這一細則有不少反對意見,認為這樣做會誤傷到部分剛需。”
據悉,北京版“國五條”細則已在有限范圍內征求意見和建議,征求意見的內容包括二套房付比例提高至七成、強化對北京本地戶籍購房者的限購等。此外,公積金“認房又認貸”政策已開始嚴格執(zhí)行。
“目前政策仍在醞釀期,在近期會落地。長沙不屬于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,但有些調控指標仍需要進一步細化,需詳細考慮差別化政策。”接近長沙市政府的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記者。
從“國五條”出臺,到地方細則落地,市場出現(xiàn)了恐慌情緒,各地潮和過戶潮頻現(xiàn)。原住建部政策研究副主任玨林表示,應縮短細則落地的窗口期,避免購房者趕搶末班車。
一線城市大舉賣地
在地方細則上演“拖字訣”的同時,部分城市在政策“空窗期”加快推地。
“國五條”出臺不久后的2月28日,北京在近3小時內拍出13宗地塊,出讓金總額超過107億元。值得關注的是,其中過半土地溢價率接近50%的上限。
數據顯示,3月以來,上海推地總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,3月18日至3月24日一周內成交了7宗地塊,總金額高達61.77億元,多宗地塊溢價率超過30%。
業(yè)內人士指出,近期一線城市出讓的土地,溢價率都維持在較高水平,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市場“高燒不退”。
廣東細則出臺次日,廣州市即推出十宗高價地塊。合富輝煌[-0.84%]黎文江分析,廣州很少在一季度推出這些優(yōu)質地塊,一般會選擇在年中或年底。此時推地應該是響應“國五條”要求,出于緩和市場緊張氛圍的考慮。
北京、廣州等城市已連續(xù)3年未完成年度供地計劃,導致新盤供應堪憂。
上述業(yè)內人士表示,在樓市清淡時,地方政府往往會放慢供應節(jié)奏,尤其是地段相對較好的土地供應;而在房價處于上升階段,地方政府一般都會加快賣地,獲取更多的土地出讓金。
“國五條”是否會造成樓市逆轉,目前存在較大議。4月和5月,一線城市將繼續(xù)大規(guī)模推地。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信息顯示,目前對外掛牌及招標的土地共7塊,而其中5塊土地位于通州區(qū)域。而上海4至5月將有35幅土地入市,出讓面積155.08萬平方米,起始出讓金總額高達184.24億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