團購價上還能打折
下午3點30分許,和許師傅趕到了位于徽州大道上的一家建材市場。剛走進一家品牌衛(wèi)浴店面,一位銷售人員便立即走上前來,熱情的介紹。“請問你們店面平時的折扣是幾折?”銷售人員回答道:“7折。”“能否便宜點呢?我們單位近很多人在裝修,組織團購的話,低折扣多少呀?”店員表示,如果在十戶以上,可以讓到65折。將此折扣告訴許師傅時,他笑著表示,他們?nèi)タ梢阅玫?折。
價產(chǎn)品還能優(yōu)惠
下午4點,又來到了青陽路上的一家建材市場內(nèi)。在木地板區(qū),找到一家品牌木地板店面,看到該店正推出了幾款價產(chǎn)品。指著其中一款價為218元/平方米的實木地板問道:“這個價格能否再優(yōu)惠點呢?”銷售人員立即表示:“這個你們買的話還限制面積呢。這是我們倉庫的存貨,現(xiàn)在經(jīng)濟危機,市場不好,老板想盡快回籠資金才推出了價,價格已經(jīng)很優(yōu)惠了。”聽銷售人員這樣說,如果正在裝修,估計都得下定單了。不過神通廣大的許師傅一出馬,還是把價格直接砍到205元/平方米。
支招 如何避開“潛規(guī)則”?
在建材市場的探訪果真驗證了芭蕾的話,但為什么拿到回扣的項目經(jīng)理買建材比消費者自己購買還要便宜些呢?
許師傅表示,精明的商家心里當然明白,和每位消費者打交道可能有一兩次,但和裝修公司以及施工隊打交道卻是長期的事情。為了能多拉些業(yè)務,自然會給這些長期合作伙伴較低的折扣。而且兩種折扣之間差別很大,這才讓項目經(jīng)理拿回扣成了可能。
許師傅表示,自己買材料的時候一定要多跑幾家市場多比較。“商家能夠給出裝修公司的折扣,不是沒可能給你,關(guān)鍵看你怎么還價。”許師傅說,在購買材料之前好能先摸清商家的底牌,做到心里有數(shù)。還價的時候可以稱自己是“大客戶”,比如是設(shè)計師,或者某單位的工程部負責人等。“如果演技不好,還是多拉幾個朋友一起比較實在。”